可直接落户上海的学校,如何申请更有胜算?
以下是关于可直接落户上海的学校,如何申请更有胜算?的介绍
今天(6月9日)凌晨,2023年QS世界大学排名重磅发布!(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今年的QS世界大学排名为有史以来规模***,在 100个地区共有 1418 所大学上榜,比去年多了100多所。
重点关注
刚刚留学生落户政策
留学院校世界排名前50名的同学,对于社保基数、报税收入、社保个税缴纳时长无要求,全职来沪工作就可以直接落户!
留学院校世界排名前51-100名的同学,全职来沪工作并缴纳社会保险6个月后即可落户。
而原来的留学生落户政策是这样的:(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原本留学生落户政策
学校排名世界Top 500的留学生,连续缴纳1倍社保6个月就可以落户上海;
学校排名不在世界前500的留学生,连续缴纳1.5倍社保满一年也可以落户上海。
对于目标是世界前50的同学来说,如何选择适合自身的地区,清楚了解不同地区的申请特点就显得尤为重要。(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各地区申请特点分析
英国大学世界Top50院校如下:
美国和英国的教育质量享誉全球,是最热门的2个留学国家。但是要申请世界前50的英美大学,竞争尤其激烈,难度很大。
而相比英美,其他地区也有不少世界排名前50的院校,且申请难度较低。(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澳洲
澳洲留学的优势有:
申请难度和竞争激烈程度比英美更低一些,适合做冲击英美名校的plan B。
对有移民打算的留学生来说,毕业后留在澳洲工作、申请永居的难度相对较低。学生满足2年以上澳洲学习可以申请485工作签证(无工作要求)。
澳洲景色优美,生活压力较小,当地人个性随和,且***人比较多,留学生适应起来比较快。
加拿大跟美国很相似,以申请制为主,拼的更多是文书和软背景等,申请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轴跟美国也差不多,但是申请难度是低于美国的。目标是美国前50的同学,不妨把加拿大加入备选项。
香港留学的***优势是费用远远低于英美,且毕业后可直接留港工作,申请世界Top50院校的难度却比英美小。且香港的申请要求和流程与英国很相似,目标是英国世界前50的同学,完全可以同时申请香港,且不需要多少额外准备。
新加坡
多国联申
美国整体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和加拿大差不多,申请集中开放在9月,申请截止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比加拿大要早一些。申请北美的多以STEM学科为主,在美国和加拿大,这些专业很好就业或拿工签。而且都比较看重软实力背景。
英国和澳洲的授课型硕士都是1-1.5年,研究型硕士 2-3年。对于意向短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内可毕业就业的同学来说,英澳联申是很好的选择。(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作为英联邦国家,整体的申请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轴还是大致相似的。英澳都是占位体制先到先得;录取周期短而快,可以拿到offer再等其他院校的申请结果。
英国的offer等待周期一般1-2个月,澳洲大学大部分学校审理时间预测(数据为往年仅供参考)较快,一般来说一个月内就会有结果。
英港/英新联申
香港的教育体制在一定程度上沿用了英国的教育体制,英港学制相似,授课型硕士都是一年,英语授课,大学排名也类似。且香港留学刚好可以弥补英国留学的两大劣势:贵、远。
英港两地的留学申请,有相似之处,又能进行互补,在申请流程上也差别不大,不需要浪费过多的精力,是联申的热门之选。
新加坡是英联邦国家,与英国的教育体制也有很多相似之处。很多申请英国的学生和家长都会想找一个离家近、相对安全的留学目的地作为备选。
新加坡留学和香港留学的优势劣势差不多,如果去不了香港,新加坡也是不错的选择。(点击这里即可咨询)
2023QS世界大学排名Top100
排名指标
1. 学术声誉(40%):基于超过 151,000 名学者的调查问卷反馈。
2. 雇主声誉(10%):基于超过 99,000 名雇主关于大学与毕业生就业力之间关系的调查问卷反馈。
3. 单位教员论文引文数(20%):衡量研究影响力,通过五年内大学研究论文的引用总数除以该大学的教员数量得出。
4. 师生比例(20%):代表教学规模,将学生人数除以教员人数得出,以用于全球学生群体参考所选大学的班级规模等指标。
5. 国际教师比例(5%):QS 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之一,衡量一所大学中非本国教师的比例。
6. 国际学生比例(5%):QS 的两个国际化指标中的第二个指标,衡量一所大学中的非本国学生群体的比例,这也可表明大学吸引世界各地人才的能力。
今年 QS 还增加了两个全新未加权的指标:
7. 就业成果(0%):用于评估学生的就业能力。
8. 国际研究网络(0 %):分析国际研究合作和知识转移。
关于更多可直接落户上海的学校,如何申请更有胜算?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