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山文化的解释
以下是关于龍山文化的解释的介绍
龍山文化的解释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种文化。晚于仰韶文化。1928年***发现于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因而得名。龙山文化分布广,西起陕西,东至海滨,北达辽东半岛,南到江苏,包括以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广大地区。龙山文化属于父系氏族公社阶段。遗物中常有黑而亮的陶器,故又称黑陶文化。参阅郭沫若《***史稿》比较好编第二章比较好节。
龍山文化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网络解释
龙山文化(铜石并用时期)龙山文化,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因***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章丘)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
二、网友释义
龙山文化(LongshanCulture),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约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一类文化遗存,属铜石并用时代文化。龙山文化***发现于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今属济南市章丘区)而得名。经放射性碳素断代并校正,年代为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距今4000年前)。分布于黄河中下游的河南、山东、山西、陕西等省。龙山文化时期相当于文献记载的夏代之前或与夏初略有交错。龙山文化源自大汶口文化,为汉族先民创造的远古文明。1928年的春天,考古学家吴金鼎在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县龙山镇发现了举世闻名的城子崖遗址。在此之后,考古学家们先后对城子崖遗址进行多次发掘,取得了一批以精美的磨光黑陶为显著特征.
三、国语词典
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晚期文化。参见「黑陶文化」条。
关于更多龍山文化的解释请留言或者咨询老师

